![]() ![]() |
|
如何识别中期顶部和底部 |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转载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10/15 7:05:47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
|
|
掌握股市中级波动的底部 大盘走势神秘莫测,每日具体的涨跌具有很大的振荡,我们不赞成死钻牛角尖去预测每日的涨跌幅度,但一定要准确把握大盘总体趋势。 一、 中级底部的周K线特征 我们从周K线上观察,发现沪深股市弹性良好,一般下跌6-9周,周K线指标即显示触底——KDJ20以下,RSI(9)20以下,此时人气低靡,满盘皆套,许多人对后市彻底失去了信心,成交量呈现地量水平——恰恰在此时中期底部往往成立,配合舆论呼唤,一轮升势随即展开。 二、 中级底部的日线 RSI 特征 由于连续大幅下挫,RSI 指标快速下行,6日RSI 到达10或更底, 但此时指数并未止跌,略微反弹后继续下跌一般击溃众人心目中最后的防线,创出新低,而此时 RSI 指标不再同步创出新低,出现明显的底被弛——表明杀跌动能耗尽,底部即将确立。 三、 中级底部的成交量特征 一轮下跌行情往往伴随着巨大的成交量和各种各样的不利消息。一般 要经过两到三次放量大幅下跌,才会形成中期底部。其成交量特征为:价涨量缩——价跌量增——价涨量缩——价跌量增——价跌量缩——价稳量缩。 大盘价稳量缩,领跌个股下跌动能衰竭,利空因素基本明朗,利好传闻隐隐出现,强势板块开始放量走强,中级底部有望确立。 四、 中级底部的时间周期特征 股市波动每每受季节性的影响,每年1月5日和7月5日附近,容易形成股市的阶段性转折点。以2000年,2001年为例,2000年1月4日沪深股市大幅上扬,确立阶段性大底,7月见顶回落;2001年1月见顶,3月见底,2001年7月再次见顶,短短30余个交易日下跌近300点,使持股者损失20%以上。 中期顶部的识别 顶部的识别道理上和底部一样,我们可以参照底部研判法的 思路来识别顶部的时间和位置。 大体来说顶部的特征如下: 1、 领涨板块涨幅已大,甚至达到第二节 中期顶部的识别 顶部的识别道理上和底部一样,我们可以参照底部研判法的 思路来识别顶部的时间和位置。 大体来说顶部的特征如下: 1、 领涨板块涨幅已大,甚至达到几倍,已经出现回落,大盘仅由冷门股补涨支持。 2、 RSI 80以上并出现顶被弛。 3、 伴随利空传闻有巨量长阴线出现,虽在次日重新拉回高位,但无法创出新高。 4、 处于上文所述的底部上升以来的敏感时间周期。 5、 市场人士依然乐观,决心再不换股,采取捂股策略。 6、 周K线指标80以上死叉。 中期头部即可确认,大幅下跌将至,将底部买入的筹码可尽 数卖出,耐心等待下一个买入机会的到来。 在下跌行情中一般应停止操作,坚决持有现金。普通投资者亏损的最大原因就在于下跌行情中要么仍持有满仓,要么反复寻找短线机会,导致由盈转亏,深度套牢并且搞坏心态,生活在巨大的心理压力之下。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