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主力的折磨术与引诱术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转载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5/28 14:45:56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5、制造弱势反弹假象,令投资者轧空。许多投资者在“六连阴”时并未“割肉”,而从1696点回升时,被“无量反弹是弱势反弹”的假象所迷惑,结果“割肉”被踏空。例如,很多人认为,本次反弹最多是0.382反弹,即1757点,应抓紧出货。但周四收在1758点,又有人说,最多是0.5反弹,即1776点,应大幅度减磅,但周五收在1777点;上周末媒介普遍称,0.618反弹即1796点是极限,1800点是强阻力,应坚决出货,但本周一收在1824点;更多的人认为0.809位,即1830点肯定冲不过,但周二收在1832点;又有人以周边股市普遍暴跌为由,断言1858点要筑M头,但周三、周四、周五连创1862点、1880点、1890点新高。经不起折磨的人只能反手追涨,高叫不到“2300点就不会有像样的回档”,这恐怕是要吃正反“耳光”的。

  (三)利空消息折磨

  1、大盘利空。例如98年1月,主力利用亚洲金融危机,把指数打压到1110点;98年再利用特大洪灾,将指数打压到1043点;99年12月,利用“千年虫”问题,将指数打压到1341点;2000年5月,又利用台湾新领导人“5.20”就职演说、中国和欧盟谈判和美国国会表决是否给中国最惠国待遇等到不确定事件(市场多数持利空预期),将指数打压出“六连阴” 。利空消息最能折磨投资者的信心,市场还引发联想,如有人撰文指出“六连阴”是因为管理层认为指数太高,50倍市盈率泡沫太多,所以至少要调整几个月,而先前还称,“新经济”时代100倍甚至几百倍市盈率都不算高。这表明,主力的折磨术成功了。

  2、个股利空。有些个股,主力已对股价进行了一轮又一轮的打压,随后上市公司公布了年报表、业绩仅5分。照理,股价的下跌,已是利空的释放,但仍有不少人在报表公布后,怕被进一步折磨,继续在底部割肉。谁知,刚“割完”,股价就窜上去了,而中期报表,却变成了0.40元,股价翻番。在中国股市,利空消息往往是主力骗取广大投资者低价割肉筹码的工具。实践证明:中国股市10年投资的历史,就是折磨与反折磨的历史。如果有坚定的中长期投资信心(尤其是选择小盘股),具有反折磨的意志品格,那么,都可成为股市大赢家(对迷你型的新兴的中国股市而言);反之,在底部害怕折磨,不忍折磨,朝三暮四,频繁追涨杀跌做短线,就不知会漏掉多少次大盘底部和潜在的,而死套大盘的顶部和明朗的“大”的头部。近期,那些在三五年前敢于忍受不能上市的转配股折磨的投资者所获得的5—10倍的暴利的例证,已为我们每一个投资者都上了生动的“反折磨术”的一课。

  二、顶部区域的引诱术

  如果说主力在底部区域为了进货,而总是施展折磨术的话,那么,主力在顶部区域为了出货,就必然使出浑身解数,利用种种有利条件,施展引诱术。如此,才算胜利完成一轮行情周期。

  (一)反技术引诱

  在顶部区域主力赚谁的钱?说到底,就是赚被主力的反技术策略弄得头晕转向,神差鬼使而被套牢者的钱。

  1.重要技术关口。只要舆论和多数人认为上升阻力和强阻力在哪里,主力都会竭尽全力将其轻松越过。如3.82、0.5、0.618、0.809黄金分割位,如5天、10天、20天、30天均线,固守30点关键位、100点整数位,如历史高点(1756点)和前期见“顶”回落而被认为年内大顶的点(1858点),使技术派分析人士不敢轻易言顶,只敢往几百点以上叫(“不见2300点无回档”),仿佛上方是一片开阔地,千军万马可以毫无顾忌地往前冲 。

  2.技术形态。即利用“黄金交叉”、“一波比一波高”、、“W底”、“连续小阳”、“主升浪开始”等形态,把主力在中低位买进的筹码,不断地交给前仆后继的追涨者。

  3.技术指标。即刻意将人们十分在乎的KDJ、RSI、威廉指标等在高位发生钝化,硬是拒绝深幅回调。实在找不到令心中踏实的理由,便挖空心思地搬出:“OBV人气指标在顶部呈现W底”、“历史上也有KDJ指标在高位钝化但指数却连创新高的情况”,以麻痹引诱广大投资者,要人们“耐心持股,看高一线”,以便主力悄悄出货。

  (二)走势引诱

  1.做单边上升市。由于中国股市机构投资者力量太弱,数量太少,并无指数期权抑制做多,故主力借助于系列利好,经常制造单边上升市。在上海股市历史上,最典型的单边上升市有三次:即97年2月21日-5月12日,从855-1510点,连续14根周阳线,80个交易日单边上升;98年3月23日-6月4日,从1176-1422点,连拉9根周阳线、52个交易日单边上升;99年5月19日-6月30日,从1047-1756点,连拉6根周阳线、31个交易日单边上升。尽管单边“缓上”的最终结局是“急落”、“套死大批人”,但在“缓上”的过程中,绝大多数人犹如在温水中游泳的“青蛙”,不会对水在变烫太敏感,反而乐于被引诱。直至水变烫了,想跳出水面,为时已晚,只能葬身“锅底”。主力做单边上升市的条件是:(1)仓位甚重,若跳水,便无人承接,只能“缓上”,便于引诱;(2)管理层频频发布利好,并声称还有更大的利好,主力便可利用大众对利好的预期,加以引诱;(3)利用“对倒”手段,既节省“弹药”,又可推高指数。久而久之,市场便会形成一种思维定势:“主力仓位这么重,成本这么高,在如此高位还敢进场,不涨到××点怎能出得了货”,便奋起追涨热门股,结果被套在“山顶”上。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