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温和通胀下的选股思路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转载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8/17 6:33:27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7月份高达5.6%的CPI,成了近日的社会焦点。考虑到我国上半年CPI同比上涨3.2%,6月份同比上涨4.4%,种种迹象表明,温和通胀似乎已不可避免。

  在温和通胀预期下,投资者该选择哪些行业或上市公司呢?

  “总体说来,通胀背景对市场整体是利好。”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首席策略研究员王成认为,温和通胀可以使企业对未来产品价格走势更有预见性和信心,因此也敢于去积累存货。如果价格上升,则企业利润显著增加。

  温和通胀下的四类选股思路

  那么在温和通胀背景下,投资者该如何选择上市公司呢?

  王成提出四个选股思路,一是销售规模大、资本密集的企业,其利润的稳定增长将导致其估值进一步提升。比如在经济周期作用下,一般重资产企业都是周期性企业,但是在通货膨胀环境下,其周期性会弱化,使得投资者以为它们不再有周期性了,因此估值提高。实际上,在上世纪70年代通货膨胀的日子里,世界首富是船王,当运送的货物价格在上涨,他们收取的费用也在增加。从这点来看,目前走势强劲的铁路、航运、航空、公路股值得留意。

  第二是销售规模大,但市值相对小的企业。在温和通胀背景下,这些企业巨大的销售规模和提升的毛利率,可以使企业获得更高盈利,因此市值会增长更快,比如很多家电类上市公司或者百货类上市公司。

  第三是多元化综合性的企业。这些企业目前仍然缺少广泛关注,主要原因是研究员们不喜欢业务多的企业,研究起来困难。但是在通胀环境下,这些企业的利润增长会很显著。因此,综合性多元化企业是投资者未来应重点挖掘的一个方向。比如“综合商社”这个概念,有不少央企在上世纪90年代初采取这个发展模式,还不错,因为是在通货膨胀的背景下。但是,1997年通货紧缩出现后,综合商社型企业出现了问题,比如当时的中化集团曾经险些破产。而目前又有研究员开始喜欢这种类型的公司。

  另外从微观角度看,毛利率低,运营杠杆高,财务杠杆高的企业在通胀环境下也容易受益。

  高端消费等四大行业抵御通胀

  从具体行业看,抵御通胀的行业主要集中在以下四类:一是资源性行业,二是地产,三是消费尤其是高端消费,四是金融。

  某券商研究员指出,在温和通胀背景下,就投资品种而言,应首选具备价值重估潜力的资源品,即煤炭、能源、有色和拥有丰富土地储备的房地产企业。一方面,部分要素资源的价格仍被人为压抑,但其回归真实价值将是大势所趋;另一方面,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也意味着对资源的需求将快速增长。因此相关龙头品种值得长期持有,预期中的宏观调控对其影响甚小。其次,银行股在通胀环境及加息周期中也是典型的受益品种。此外,酒店、景区、商业零售、白酒行业中的高端企业,也因拥有相对强势的定价能力而实现收益稳步增长。

  招商证券认为,相关数据显示,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极其强劲,通胀有加速和扩散趋势,但应是中国经济高度繁荣期企业盈利和居民收入高速增长的必然结果。持续的巨额贸易顺差正是宽松的流动性根源。通胀背景下大宗原材料、房地产、金融、零售等具有资源性质、需求弹性系数较小的行业将受益最多。

  中金公司近期的研究报告也认为,高通胀造成的低实际利率水平,不但会刺激经济过度膨胀,使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盈利增长产生过于乐观的预期,同时也使银行的存款吸引力下降,导致更多资金流入回报率较高的股市和楼市,增加股市泡沫产生或扩大的可能性。就投资而言,投资者可关注受益于食品涨价的农产品上游生产企业,以及定价能力更强或生产成本中农产品原料占比较低的高档白酒、葡萄酒、果汁、海产品制造公司;回避成本压力大的食品加工制造企业。收入增长、财富效应和奥运会,将支持汽车及零部件、传媒、奢侈品零售等高端消费品和服务行业;回避行业集中度过低、议价能力较差、成本转嫁能力弱的纯消费品制造类企业。

  总体来看,研究所指出的这四类抵御通胀的行业,除了资源性行业外,其他三大行业皆属于消费升级概念。有业内人士认为,部分主流机构考虑到目前国内物价温和通胀的因素,在资产配置上将向消费类蓝筹倾斜,积极布局能够抵御通货膨胀的品牌消费品公司和部分二线消费通胀受益股。由此,商业零售、旅游、食品饮料、保险、地产等消费升级主题会成为市场主流资金挖掘的新方向。(见习记者 赵洋)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