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国际期货:外围市场利空 连豆短期震荡调整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转载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9/12/21 16:58:07  文章录入:萃富投资  责任编辑:萃富

  一、行情回顾

  1、外盘:受获利了结及南美大豆产量预期强劲的题材打压,周五CBOT大豆期货市场继续下跌。近月1月大豆收盘1012美分,下跌10美分;3月大豆收盘1020美分,下跌10美分。有关南美地区作物生长条件及产量预期良好的题材则增添大豆市场压力。

  2、内盘:周四商品市场出现大范围的抛售,在获利平仓及美元走坚打压之下,CBOT大豆期货今日大幅收低。1月大豆收盘1022美分,下跌37.5美分;3月大豆收盘1030美分,下跌37美分。受此带动,周五连豆主力1009合约以3961元大幅低开77点,全天最高点3969元,最低点3935元,尾盘收于3951元,持仓大幅减少8310手至334036手,成交522222手,持仓量和成交量开始减少。今日期价在大幅低开后,由于外围市场利空,股市以及整个市场回落影响,部分多头平仓离场观望,期价反弹无力,全天震荡于3950一线,整个市场利空,连豆周五大幅收低87点。目前期价上涨通道再次被破坏,短期恐将震荡调整。

  二、产业分析

  周四商品市场全线下挫,美元汇率飙升,国际原油期货走软,美国中西部地区大豆现货基差报价走软,未能延续近期涨势,对大豆价格带来压力。美国私人分析机构Informa将2009/10年度美豆产量订为34.2亿蒲式耳,高于其11月份预测的33.33亿蒲式耳,较美农业部11月供需报告数据增加1.02亿蒲式耳。Informa预计,2010年美豆种植面积将由今年的7750万英亩小降至7700万英亩。有关南美地区作物生长条件及产量预期良好的题材则增添大豆市场压力。美国农业部上周五早公布的私人出口商报告显示,中国进口11.6万吨2010/11年度船期的美国大豆,这是本周第三笔出口中国的销售订单,但不像前两笔09/10年度船期订单对市场有那么强的支撑性。美国农业部的周度销售报告显示,截至2009年12月10日,2009/10年度(始于9月1日)美国对华大豆的出口装船量为1090万吨,高于去年同期的701万吨,同比提高55%。2009/10年度迄今为止,美国对华大豆的销售总量(已经装船和尚未装船的销售量)为1824万吨,比去年同期的1069万吨同比增加71%。强劲的出口短期将继续限制大豆的下跌空间。南美方面,12月17日消息,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谷物交易所周四(12月17日)称,阿根廷2009/10年大豆播种面积预估在1,900万公顷。

  国内方面,17日哈尔滨召开补贴会议,新增36家油厂收购资格,市场收购主体增加至91家,大豆购销逐渐活跃,黑龙江地区油厂大豆价格12月18日涨跌互现,总体报价在3,6603,780元/吨,由于此价格已处于国储收储价格,油厂大幅提价意愿不强,农民依然有所惜售,市场收购进度放缓。不过,商务部下发通知,要求各地切实采取有力措施,保障元旦、春节市场稳定,扩大消费,维护流通安全。政府维稳意愿较强,豆类价格上行受抑。同时,12月和明年1月将有大量大豆到货,明年1月大豆进口可能介於400450万吨,本月进口可能创下最高单月记录,在460480万吨之间,市场期待更便宜的大豆到港。后期大量的进口大豆到港对价格的上涨仍存在一定的制约作用。国内港口进口大豆分销价格维持稳定,总体报价在3950元左右。12月18日,美国2010年 2月交货的大豆到中国港口的成本为3,768元/吨,南美2010年5月交货的大豆到中国港口的成本为3,723元/吨。

  三、技术分析

  技术面来看,大豆日线图,均线指标中,5天均线继续向下,且有下穿20天均线之势,期价再次跌破五天均线的支撑,上涨通道再次被破坏,短期将震荡调整;MACD指标中,DIFF线掉头下穿DEA线,与DEA线的差值继续扩大,呈现出震荡调整之势;KDJ指标中,J线重新调头向下,与K线、D线开口扩大,呈现震荡调整之势。总结:三大指标总体呈现出震荡调整之势,目前期价上涨通道再次被破坏,市场由前期的多头行情转为震荡调整。

  四、综合研判

  美元反弹,外围市场利空,美豆收获即将结束供应增加,后期大量低价进口大豆的到港,以及中国政府计划释放大豆和植物油储备以平抑不断上涨的价格的传言,这些因素依然令市场承压,短期看,期价上涨通道再次被破坏,市场由前期的多头行情转为震荡调整。中长期看,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通货膨胀的预期,大豆自身强劲的需求以及国家收储继续给期价带来支撑,连豆期价下跌空间有限,关注3850一线的支撑,耐心等待再次做多的机会。

  (国际期货上海 蒙作为)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