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 板设立 重造有效市场的开始 作者:不详 来源于:转载 发布时间:2005-07-13 07:40:05 [ 字体:大 中 小 ]
|
友情提醒-弹窗拦截软件下载:让您免去上网常碰到的弹窗的骚扰,让您的上网速度变得更快、更顺畅...
|
据悉,监管部门为稳定市场和推进改革,将对完成股权分置改革的上市公司设置单独交易板块,研究开发相关金融衍生产品。此前,上证所也曾表示,将为完成改革的公司设立独立板块并编制指数,在此基础上开发适合市场需求的指数产品。 这个拟议中的板块被市场人士称为“G板”。一位管理部门的权威人士表示,设立“G板”的出发点之一是区分完成股改和未完成股改的两类公司,便于对完成股改的公司实施再融资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同时也促使未完成股改的公司更积极地参与股权分置改革。按照目前的对价水平,“G板”的平均市盈率将由现在的16倍左右,下降到12、13倍。这位人士同时表示,由于目前完成股改全部过程的公司尚不多,“G板”及其独立指数的推出尚需时日。 一些市场人士也向记者表示,“G板”将成为未来真正实现同股同权、自由流动、符合国际标准和惯例的真正的证券市场雏形,“G板”的设立被视作市场重造的开始。中国证券业协会理事、万国测评董事长张长虹认为,管理层下决心解决股权分置问题,绝不仅仅是为了维持股价和市场水平,更重要的是维护和重塑市场功能。张长虹表示,股权分置改革的成功,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能较好地保护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的利益,另一方面就是要看能否由此建立起一个有效的、适应中国经济发展需要的证券市场。“G板”设立后,随着股改进程的推进,股权分置状态下的原主板市场规模会越来越小,乃至逐步消亡,“G板”逐步取而代之,一个能更好地为经济发展服务的、有效率有活力的证券市场的雏形将渐渐形成。在新老划断后,新上市的股票将直接进入“G板”,因此“G板”实际上就是未来全流通环境下的“主板”市场。 市场人士认为,在原来股权分割的市场上,A股包含了流通溢价及其他除投资价值以外的各种预期,其价格形成的稳定性和有效性都受到影响,产品设计上也存在许多技术障碍。而且市场长期处于高估状态,使市场机制和衍生金融产品的创新如做空机制、股指期货等的推出,都因可能会引起市场的波动而遭到利益主体的反对和政府的担忧。全流通的“G板”市场不仅能提供开发金融衍生产品的基础,而且由于经股权分置改革除权30%左右,股价水平大幅降低而基本进入投资区域,也为新产品的开发和机制创新创造了更好的市场环境。 在程序上,一般认为会先推出各种期权,包括认购、认沽期权等市场有需要而且风险较低的产品,然后可能是股指期货。从长远看,国际上通行的各种市场化手段,未来都可以在这个市场上体现出来。 此外,由于设立新的板块和指数,使其与原股权分置状态下的市场割开,便于投资者放下历史包袱,用新的投资理念和分析方法来看待“G板”市场。一方面,更低的市盈率使市场更具投资价值,而更完善的市场机制、功能和产品结构,也有助于吸引场外资金入市,对保险基金、社保基金等注重资金安全和长期投资价值的机构来讲,会更有吸引力。另一方面,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将得到更好地发挥。由于在全流通后的市场上股票价格与货币价值的相关性更大,用股权支付的方式进行购并将真正具有市场意义,公司通过购并做大做强的机会更多,进而将大大活跃市场,增加投资者获利的机会。
|
[
] [告诉好友] [发表评论] [打 印] |
本站声明:本站大多数证券资讯股评均为网上收集,本站对这些股评资讯(个股评论)不拥有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同时本站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负!如果是本站原创文章,都标了作者名字和文章来源,文章评论来源地址都写本站的名称,如果是荐股,都是按照期数来确定的,荐股的标题都有《想跑赢大盘,请跟我来!!》的文字叙述的,其他的荐股都是转帖(转载)的. |
|
上篇文章:复星医药(600196):基金重仓 蓝筹潜质 下篇文章:识别主流资金的动向 "犬牙交错"识黑马 |
|
∷相关文章∷ |
|
∷相关软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