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兑权证不是融资工具 与股本权证不同 作者:不详 来源于:转载 发布时间:2005-08-31 07:15:44 [ 字体:大 中 小 ]
|
友情提醒-弹窗拦截软件下载:让您免去上网常碰到的弹窗的骚扰,让您的上网速度变得更快、更顺畅...
|
在股市中流行一句话,叫做“量在价先”,似乎股票只要放量就会上涨。而事实上,任何事物都要辨证地看待,同样的成交量在不同市场状况下都会有不同的含义,只有随机应变才能洞察庄家的玄机。
主持人:常常听到投资者抱怨,用成交量方法来选股并没有骑上黑马,反而在高位被庄家套牢。难道成交量也会骗人吗?这期我们请来证券资深人士张红记先生,就让他来介绍一下成交量的用法。
北京丰台区股民王先生:为什么很多人都说“量在价先”?
张红记:“量在价先”这一说法最早出现在美国,盛行于台湾,上世纪90年代初传到内地股市。它最初的含义是,成交量代表市场人气,一只股票只有看涨并追涨的人多才会令股价节节高升。这一分析方法传到台湾及内地股市又有了不同的含义,由于台湾及内地股市庄家盛行,它被看做分析庄家意图的有力工具。因为机构坐庄必然要经历底部吸筹、中部拉升、高位出货三个阶段。而完成这三个阶段必然在成交量上有所表现。
北京朝阳区股民韩小姐:那我为什么用成交量选股并不准呢?
张红记:和任何为大众所熟知的技术分析方法都会被庄家利用一样,庄家也会制造虚假的成交量来诱惑股民上当。比如说“价涨量增”,庄家就会在高位通过自买自卖的方式制造成交量,造成还会继续上涨的假象,来完成出货。
破解庄家的这种手法需要一定经验。最主要的是判断机构的成本区及持仓情况。
庄家分长庄、短庄,以及中线庄家,每种庄家的拉升目标及底部吸筹比例都不相同。长庄一般要吸到流通筹码的50%以上时才会考虑拉升,往往要股价翻1番至两番才肯罢休。而短线庄家所吸收的筹码一般只有10%-20%,有30%左右的涨幅就可能出货。[1] [2] 下一页 |
[
] [告诉好友] [发表评论] [打 印] |
本站声明:本站大多数证券资讯股评均为网上收集,本站对这些股评资讯(个股评论)不拥有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同时本站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负!如果是本站原创文章,都标了作者名字和文章来源,文章评论来源地址都写本站的名称,如果是荐股,都是按照期数来确定的,荐股的标题都有《想跑赢大盘,请跟我来!!》的文字叙述的,其他的荐股都是转帖(转载)的. |
|
上篇文章:G百科(000627):均线系统支撑强劲 下篇文章:不同市况区别对待 用成交量洞悉主力玄机 |
|
∷相关文章∷ |
· 创设权证与备兑权证的区别
|
∷相关软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