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说主力机构与散户的想法总是相反的,因为没有散户参与的,最终主力必成孤家寡人。但在关键时候,主力机构却必须反做。比如在面临前期成交密集区时,一般散户总会采取抛空回避的做法,但主力机构如果想继续做,却无法回避,他必须设法攻破前期的堡垒。正所谓“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这一攻破的过程,为短线高手提供了获利机会.
归纳起来,股价突破阻力区的方式不外乎以下几种:①股价运行到一定阶段,脱离底部区域,采取一日或几日连续大幅飚升甚至涨停的方式直逼阻力区,但在周线的成交密集区遇阻回落,随后大幅下调。②在阻力区之下,股价经过充分蓄势整理,突然选择某一日发动攻势,价格迅速越过阻力区,就在多数人看好的情况下,却发生了意料不到的暴跌。③操盘风格稳健的机构,会以连续振荡的方式突破阻力区,K线的主要表现是连收带上影线的阳线,在突破阻力区后,以时间换空间,采取较长时间的振荡来消化阻力区的浮筹。
在这一攻关过程中获利的关键是寻找合适的切入点。介入过早,一般人难以经受较长时间的折磨;介入过迟,容易遭遇套牢,经历调整,胆子小点的,没准会割肉出局。介入的时间和点位,需要根据股票流通盘、主力操盘风格、控盘程度以及股价所处的阶段位置综合衡量。
由于股价在突破阻力区后,总是面临必然的回调,因此把握盘中的卖点也相当重要。总体原则是,在阻力区前已经大幅飚升的,触及阻力区后回落的可能较大,因此触及阻力区时是抛点;在阻力区前缓步推升的,稳健突破的可能较大,在突破高点后涨势不能持续时是卖点;对于触及前期阻力区低位后回调的,如果再次上涨,则越过阻力区时是卖点;当然,对于主力控盘的庄股,也可以忽视非重要的阻力区,只需经受住有限的调整,即可享受全程利润。